一.先天下之忧而忧
北宋仁宗年间,全国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地区尤烈,哀鸿遍野。时任言官的范仲淹上报朝廷请求赈灾救民,然杳无回声,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仲淹乃入殿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宋仁宗幡然悔悟,“乃命仲淹安抚杭、淮,所至开仓赈之”。正是这样一位为民请命,勤政爱民的范文正公,写下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铸就了无数文人志士的青史丹心。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援引此诗,并强调:“居庙堂者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通过顽强奋斗早日改变面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代治国理政者均强调重农固本,农业安则百姓安,百姓安则天下兴。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到“三农”,就不得不提起躬耕农业40年,以“面向城乡、服务‘三农’为立业使命的国有大行——中国农业银行。
二.将民生福祉扛在肩上
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在中国银行体系里,农业银行始终是一个带有泥土气息的存在。自1979年恢复农业银行始,农行就肩负着主导农村金融事业,促进农业发展的职责。时至今日,秉承“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持续深化的‘三农’事业部改革,以科技为依托坚持产品创新,使得农行在‘三农’金融领域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与突破。农行遵义分行,植根于下辖有9个贫困县的革命老区遵义市,对于‘三农’和金融扶贫,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信念。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18年11月,遵义分行行长陈国江在遵义市务川县调研时指出:“金融扶贫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发展机遇。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农行的传统市场也是在农村,农村发展了,农民脱贫了,农行的发展基石才更加坚实。”
遵义地处云贵高原北部,以山地农业为主的农民散居于山间谷地,历来交通不便。为此,遵义分行在全区设立了74个物理网点和数百台自助机具,有数百余名客户经理面对面提供专业的业务咨询,覆盖了全市所有的县域地区,致力于为农民打造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遵义分行加快构建“物理网点+自助机具+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金融+流动服务”的“五位一体”服务渠道体系,着力打通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遵义市虾子镇青山村边的山坡上,农行虾子分理处的黄经理正在田间勘测:“一亩田可以贷款1200元,这一片椒田就可以贷4万元,一年辣椒的收成,可以让这户农民纯收入增加5.6万元。”近年来,遵义分行将总行新上线的“惠农e贷”服务模式结合本区虾子镇的辣椒产业,创新推出了“椒农e贷”特色农户网贷产品,将政府、银行和农户融合成三位一体的产业扶贫突破点。一株辣椒,凝结了农户渴望收获的汗水、政府关切的政策土壤以及农行金融活水的滋润。曾经身居金融庙堂的银行人也转变为了山间江湖的田野客,黄主任说:“从辣椒e贷推出至今,我们走访了全镇9个行政村,发放惠农贷款1100余万元,带动了150余户农民创收致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助力三农发展、金融扶贫的道路上,遵义分行从未停歇。
阳光播洒着万物生长的能量,但阙草往往只能拾到微光,恰似小微企业难获金融助力的困境。潮涌大时代,源流小微情,2017年6月,农总行正式出台《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农行“三农+普惠”双事业部驱动的普惠金融体系全面建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难题,遵义分行狠抓普惠业务模式创新发展,力推“微捷贷”“纳税e贷”等创新小微企业网贷产品,全程线上操作、手续从简,真正实现“秒贷”,并且无须抵押、利率优惠,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困疾注入了一剂良药。
三.初心不忘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截至2019年3月末,遵义分行县域贷款余额250.16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3.1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万余户,投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1亿元。放眼红色的黔北大地,从高速公路到城乡建设,从扶贫金融到助力小微,农行这股金融活水始终流向最需要灌溉的干涸之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到惠民工程,都少不了农行默默奉献的金融助推之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2019年的今天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关键阶段,在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回望往昔,农业银行也在这不朽的成绩单中写下浓墨的一笔,将民生福祉扛在肩上,以金融之力普惠万众,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站在这伟大新时代的节点处,遵义农行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民生为念,以责任为本,在脚踏实地中可持续发展;沧桑千年,磅礴东方,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