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精准扶贫

“染红”“名城遵义”“名城遵义”农发行遵义分行以政策性金融助力红色遵义建设

阅读次数:2657来源:农业发展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杨雨洁  2020年11月12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红色革命老区遵义,是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2014年建档立卡时,全市共有8个贫困县、871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22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3.75%,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农发行遵义分行始终秉承“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遵义城市文化精神,积极响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

大力支持红粮收储 确保优质酱酒原料供给

夏末秋初,正是高粱成熟时节,在汇川区、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的田地里,一片片有机高粱随风摇曳,一串串高粱穗红饱满,犹如天边的晚霞,映红了种植户的笑脸。

今年4月份,习水县习酒镇群众郭开强在自家土地上种了3亩有机高粱,高粱扬花授粉期遭遇连续降雨,导致减产。“产量虽然没有往年高,但亩产还是有200多公斤,每亩收入有1800多元,比种玉米划算。”郭开强站在地头算起了增收账。

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地域优势,让汇川区、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成为“国酒茅台”主要有机高粱种植基地。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遵义市汇川区、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积极谋求产业发展新路,将红粮(红缨子高粱,亦称小红粮)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红粮,使之成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

截至目前,几个县区经认证的有机高粱地块约为64.5万亩,可实现产能19.35万吨,产值17.8亿元以上。

在助力红梁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农发行遵义分行功不可没。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遵义分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瞄准地方产业特色,结合地方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信贷支农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将支持红粮产业发展作为助推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桐梓县、汇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2012年以来,农发行遵义分行通过政府调控模式,不断扩大支持红粮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累计投放政策性信贷资金达61.97亿元,贷款涉及的高粱耕种面积达79.06(含有机地块)万亩,累计支持收购高粱73.57吨。

今年年初,茅台集团向汇川区、仁怀市、习水县下达收购13.92万吨计划后,为做到“无缝衔接”,农发行遵义分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对接”,在收购季节到来之前,在省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审批并及时投放4.18亿元信贷资金,为完成收购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信贷支持实施过程中,农发行遵义分行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品牌酒企+订单收购+财政兜底+定向销售”的模式,支持红粮收储。通过支持订单收购,有力助推了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桐梓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增加种粮农户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资金保障。

图为仁怀百姓红梁出售现场

保护名城古镇 开发红色旅游

在距离赤水市12公里的危岩之上,有一座依山而建、木质悬空的吊脚楼,三面环水,砌石为门,经千年风霜,任稳如磐石,它就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的丙安古镇。

这是川南入黔古道上的重要场镇,是明清时期来往盐船、商贾停泊过夜之地,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清代诗人陈熙晋游丙安古镇时曾感叹道:“满眼盐船争泊岸,收得百货夕阳中”。

1935年1月,红军的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纷纷在丙安扎营,由林彪指挥开展了著名的赤水黄陂洞、复兴场之战,同时,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也在此拉开了序幕。当年的丙滩古渡,如今已架起了铁索桥,承载着红色丙安的记忆。

“丙安是我们赤水人的骄傲,是明清建筑与红色历史的活化石,保护丙安,我们刻不容缓。”当地居民李安说道。由于初期保护工作投入力度不足,致使丙安古镇建筑群落破旧,基础设施落后,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量逐渐增多,对环境及基础设施改造要求愈来愈强烈,古镇的整体规划保护及建筑加固等需求迫在眉睫。农发行赤水市支行在了解到丙安古镇存在的问题后,第一时间落实专人负责对接、加班加点、抢抓速度,加快完成了贷款申报、授信、审批及发放全部流程,及时发放红色旅游扶贫贷款5000万元用于赤水市丙安古镇保护与旅游扶贫开发建设。

该笔贷款直接用于古镇局部到整体的保护修缮,保护古镇传统建筑、传承古镇历史风貌,在古镇内新建游客服务中心、红色文化体验项目基地、党员培训教育基地等设施,大力加强红色文化氛围塑造,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丙安古镇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对地方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我们老年人在家也可以卖点农特产品,补贴家用了”镇上居民杨龙合告诉记者。赤水市丙安古镇保护与旅游扶贫开发建设工程贷款的投放,彰显了农发行以红旗扬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反哺红色土壤,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的责任和使命担当。项目建成后,古镇规划出部分区域供农户销售地方农特产品,如:石斛,腊肉、竹笋、豆腐干等,形成一定规模的销售链,预计可带动贫困人口近500人参与其中,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图为赤水市丙安古镇

助力建成仁习赤农村公路 打通红色旅游公路干线

筏趁飞流下,墙穿怒石过。赤水河为长江上游支流,全长500公里,河水携带贵州特有的红色泥土,两岸陡峭、多险滩急流,其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且流域内盛产美酒,而被誉为“英雄河”、“美酒河”。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之一,其中第一、二渡在习水的土城、太平渡,第三渡在仁怀的茅台,第四渡在赤水的二郎滩,因此红军长征文化在仁、习、赤三地广为流传,但由于三地间没有直达的农村公路,红色文化沟通交流受阻。

除了三地都有的红色长征文化,仁怀的茅台、习水的习酒、赤水的酱醋,都是遵义市闻名中外的品牌,但由于通行不变,游客往往只能游一地便匆匆离开。“我们就差一条路把这些旅游资源勾连起来,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景点规模化,助力推进遵义市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农发行遵义分行成立了专门的信贷小组,及时投放44000万元贷款,确保仁习赤农村公路项目建成完工。该项目位于遵义市西部,起点位于仁怀市茅台镇,顺接国道G212公路,路线基本沿赤水河谷布线,经仁怀市二合镇、合马镇、沙滩乡,习水县习酒镇、土城镇,赤水市元厚镇、葫市镇、丙安乡、复兴镇,终点位于赤水市文华办,顺接已建滨河大道,路线与多处省、国道相交,形成仁习赤农村旅游公路干线作用,游客“进得来、留得住”。

“现在路修好了,去仁怀和习水再也不用绕来绕去,也不用再浪费2个小时去县城转车了。”赤水市丙安乡村民李宗秀激动地说。仁习赤农村旅游公路的建成,拉通了村、镇、市间的距离,更拉通了居民与居民间的距离,便利了三地的老百姓。

“道路通,百业兴”。仁习赤农村公路沿线长征文化、国酒文化交相辉映,为黔北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奠定良好的资源条件,同时对推动红色旅游、促进我省北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空前的机遇。

图为仁赤习公路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使命在肩、号角催征,全面小康路上我们信心满满、步履铿锵。近年来,农发行人凭借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以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的智慧和韧劲,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这项世纪伟业当中。相信在遵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一轮伟大征程中,农发行必将再次书写新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