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文明服务

农行凤冈支行信贷支持牛产业:真牛!年市场交易量10万头交易额10亿元

阅读次数:1027来源:农业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殷旭军  2021年7月15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6月6日,农历四月廿六。又是一个赶牛集的日子。天刚亮,村民钱锋就开着车拉着10头黄牛,从3公里外的玛瑙村赶来。

牛市就在绥阳镇街上的下场口。这是以交易肉牛为主黔东北最大的市场,由凤冈县金桥梁大牲畜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他要赶在6点半开市前,经过检疫检测后进市交易。

交易区早就热闹起来。牛叫声、吆喝声、议论声、讨价声、还价声、玩笑......把偌大的市场弄得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这头牛一万八卖不卖?”

“不卖?”

“不卖算了。”

“不慌走么,生意是讲的么!

“适当加点价吧!

“哎呀,加一千块钱吧!

“行,大家干脆爽快点。”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钱锋的一头育肥大黄牛就在牛牵绳的拉拉扯扯间成交。公司开票,现场付款,不到十点钟,10头牛就卖完了,共计18.8万元。

太阳高高升起,钱锋的心情格外喜滋滋的。算了算,从去年10月买瘦牛养肥到现在,除去饲料和其它成本,这10头牛纯赚5.6万元。家里的养殖场里还存栏25头,一年下来可纯赚20来万元。除了在栏的25头牛,他家还种了30亩草。养牛和种草的资金都是来自今年4月从农行凤冈支行贷的20万元。

“今年卖了20多头。一年下来要卖100多头,纯收入20多万元吧。”家住凤冈县进化镇的养牛大户李廷松也是市场的常客。这些年,每年贷款30万元,从农行贷款搞肉牛养殖尝到了甜头,从放牛娃变成了小老板。

同样从农行贷款30万元,绥阳镇永胜社区村民周焕勇、秦家芬两夫妇,从事育肥肉牛买卖的行当,买了卖,卖了买,年收入16万元,活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买牛需要钱,饲料成本需要钱,母牛孕期需要费用,养期也需要费用,养牛赚钱有一个过程。”最让绥阳镇金鸡社区“凤冈县动力养殖场”家庭农场主方有文高兴的是,当兵转业回到家乡后,不仅享受到政府10万元的创业就业贴息贷款,凭着良好的信誉,更得到农行凤冈支行30万元退役军人“乡村振兴e贷”优惠贷款,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年纯收入常年保持在30万元左右,过上了“赶着牛儿奔小康的”新生活。如今,他学会了自繁自养技术,掌握了农行的手机掌上贷款还款流程,坐在家里就把筹措资金的大事搞定。他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村寨兴起了20多户养牛专业户。村民们由衷感叹说:“家养三头牛,油盐柴米不用愁,家养十头牛,北京上海随便游。”

这些年,凤冈县的牛产业异军突起,兴起了一大批养牛专业户、专业村和饲料加工企业、交易市场。这一产业已成为当下凤冈山区百姓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衔接的主导优势产业。

金融的力量无处不在。正在市场走访调研的凤冈支行信贷部经理黄江介绍,2020年以来,农行凤冈支行利用农行惠农信贷产品“脱贫巩固提升e贷”与“乡村振兴e贷”,为牛产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引起凤冈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凤冈县扶贫办、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农行凤冈支行下发文件《关于切实做好“脱贫成效巩固提升e贷”工作的通知》。这些举措,深受群众欢迎。

为提高交易市场在交易环节中的效率和账务安全,在农行省、市分行的支持下,近期,凤冈支行正积极为金桥梁公司搭建智慧牲畜交易管理系统。

到目前,凤冈支行向全县牛产业养、加、销客户授信8000万元,用信4000万元,全行员工深入一线走村串寨“打卡”,各营业网点积极对接各自包片的各乡镇领导及村委成员,农行人的脚步踏遍凤冈县的每一个村落,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广泛支持。在凤冈,“农行贷款,政府贴息,养牛致富,远销省外”,这样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充满“牛气”。

生意不分南北。这个市场覆盖面极广,汇聚了凤冈本地的,遵义市湄潭、务川、道真、正安、余庆等地以及铜仁、毕节的,远在重庆、四川、湖南的,在这里交易中转后的一批又一批的肉牛,又从这里销往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全国各地。

“在这里没有买不到的牛,没有卖不了的牛。”望着交易火爆的场景,市场负责人钱家祥显得底气十足。太阳越升越高,阳光照耀着的牛群,泛着金色的光,辉映一片金黄。直到中午12点,闹市声渐渐散去。交易区侧旁,100多辆大货车排成长龙正在装车,即将运向全国各地。

“下个赶场天集见!”来自四川巴中的客商邓荣志夫妇,开着6.8米长的大卡车从600公里外赶来,不到一小时就把12头黄牛、4匹马卖给了市场经纪人向进、邹卫、苟仁永、钱家祥几人,高兴而来欢喜而归。在这里,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名客商,做着大约90多个县市区的生意。

市场工作人员钱春森介绍,当天,交易各类牛近800多头牛,现场交易金额1000多万元。

“眼下处于淡季。每年的4月到8月是淡季,9月到次年的3月是旺季。”钱春森说,旺季期间最高的一场交易量可达到3000头。这样的景象由来已久。农历逢“一”和“六”,是交易场期,每月6场,全年70余场,约定俗成,雷打不动,全年牛交易量超过10万头交易金额达10亿元,在贵州都是数一数二的。

“真的牛!”交易市场业内外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