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的记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十月革命给旧中国送来新思想带来新变局,再到1921年7月23日浙江嘉兴南湖小船上一群怀着救国抱负的青年,中国革命一路走来,摸索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坎坷与崎岖。
农信社也在红色革命的曙光中诞生,一代代农信人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信念坚守初心,用奋斗诠释使命,农信精神、农信担当和农信力量成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年来红色故事代代相传,七十载信合事业摸索前进。新时代共产党员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新一代信合员工也需要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汲取榜样的力量。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从革命年代到改革开放,再到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百年来,背负着革命意志的红船一路壮大,用思想指引方向,用脚步丈量时间,向世人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和实践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工作的近十年,我看见了农村百姓对金融服务便利性、快捷性的迫切需求,认识到“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解了信贷资金倾斜,给农村产业和农民增收带来的显著帮助;体会到“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中更多的是与“三农”相互成长;领悟到“为群众办实事”和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一件件点滴小事是“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的百姓银行”最立体的呈现。
薪火相传,力尽不知火尽;青年有梦,当奋力追逐。贵州农信70年来一脉相承的“三铁精神”和“挎包精神”,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员工应当传承和弘扬一代代信合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时刻用“三铁精神”和“挎包精神”鞭策自己,切实将精神传承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乘风破浪前行,奉献无悔青春。
作为农信青年,我们要勇敢地接过农信前辈的“接力棒”,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的践行者、实践者,永葆初心本色,继承和弘扬好老一辈信合人的光荣传统,与“三农”守望相助,与小微企业同舟共济,落实普惠金融,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将“支农支小”的初心和“助农增收”的使命贯彻在各方面各环节,打造好贵州农信新“五张名片”,建设好“三有”百姓银行,矢志不渝地当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建功新时代,以青春蓬勃的力量奋力谱写信合事业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书写农信青年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