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性价比,同一款产品定价低的必然会更加畅销,甚至占领市场,这也是价格战兴起的原因,通过不断降低定价,压缩利润空间,用以争夺有限的市场,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同业之间互相拉低盈利下限,如果没有宏观的调控,最后可能演变为恶性竞争的局面,底子厚的带着一身伤痕在残酷的丛林中勉强存活,底子薄的直接成为历史的尘烟。
在银行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全国有四千多家银行机构,竞争局面可谓极其激烈,充分竞争意味着高度同质化,无论是传统的存贷业务,还是新式的理财保险,都已经被各大银行研究到了极致,就连以前“无人问津”的乡镇市场也被各大银行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农村客户也开始学会“货比三家”,进门先问利率多少,多家比较后才会选择去哪儿办理业务。在实体银行竞争已如此“刀光剑影”之下,以微信、支付宝为首的一系列线上“银行”也在加大力度,用庞大的用户基数不断蚕食着金融市场这块蛋糕。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这是市场经济政策下的必然,非人力可以改变。
对于每一个银行机构来说,外面都是虎狼环伺,稍有不慎就是他人的盘中餐。如何破局?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找到矛盾,分析矛盾和处理矛盾。如今的矛盾显而易见,一是同质化竞争,大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二是信息传递太迅速,客户接收到的信息大幅增多,进而选择也变多了,我们从原本的唯一慢慢变成了之一。
如何处理这两个矛盾?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可以通过系统优化和增加便捷功能,在保证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简化业务流程,逐步实现线上业务替代线下业务,线下业务实现机械替代人工。这样一则可以降低成本消耗,二则可以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让人力投入到市场挖掘、信息收集和业务拓展等不可替代领域。另一方面是宣传,占领舆论的高地就是占领胜利的高地。互联网时代讲究的是流量经济,足够多忠实的拥趸意味着足够扎实的基本盘。当年,茅台从白酒市场一飞冲天,遥遥领先于其他同行,强大的宣传是一大关键。前段时间茅台不断联名其他品牌,就是在和年轻人互动,为下一个时代打基础,避免客户断层导致基本盘不稳这一情况。宣传影响范围局限在行业内部是目前宣传工作的常态,没有实现破圈,更没有得到社会面的广泛关注,就无法引起质变。通过联名也好,跨界也好,互联网也好,都是积累品牌影响力的手段,也是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为什么百年老店很少?究其原因也就是适应不了时代变化,技术上不创新,宣传上不重视,客户慢慢流失,由盛转衰,最终眼见他楼起,眼见他楼塌。
华为公司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大量资金用于公司科技力提升,不断突破技术封锁,进而行业领先,同时又在宣传上主动或被动夯实了国产高端好货这一标签,在舆论中累积了大量人气,其产品受众也从不断向年轻一代延伸,科技加宣传,这二者共同发力,就让华为坐稳了移动通信行业龙头的位置。科技是硬实力,是里子,宣传是软实力,是面子。兼而有之,我们也许就能既是最高的山,又是最长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