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阅读次数:113来源:工商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胡超  2024年4月19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我的家乡位于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尖峰村,村子不大且四面环山,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出,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述的那样:“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巍然而深秀者”,这就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村里有20多户人家,而且都是一个姓氏,小时候听老人讲村里人原本是一家,在高祖父那辈从江西一路逃荒过来,最终在这个地方安了家并生根延续至今。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天初亮时,村子里的屋顶便飘起了炊烟袅袅,空气中像弥漫着一层薄雾,大人们早出晚归地耕作,小孩童们嘻嘻哈哈地赶着自家的牛儿到山沟深处去放养,村里鸡鸣狗吠声混合成一片,俨然一幅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丽景象。

但90年代,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村里地势又起伏不平,人们的农作工具也只限于锄头、犁、箩筐等,耕作起来事倍功半,而且只能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极低,勉强能解决温饱度日。加上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坑洼的泥泞路就连人走起来都困难,更别说车了,很少有车能够进入村子。从村子到镇里的集市虽然只有几公里路程,但只靠走的话也要两三个小时,村里人要把少有的农产品拿到集市去卖掉换购必要的生活用品都比较困难,所以当时村里人们的生活还是挺艰辛的。为了生活得更好,村里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年轻人都纷纷走出村子到城里打拼去了。渐渐地,年轻力壮的都离开了,不少人在外面重新安了家,留下老人、儿童在村里,使得村里的土地荒废了不少,显现出了一幅萧条、衰败的景象。

今年再次回到村里,才发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通往村里的泥泞路已经不知在何时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有人回到村里推掉了木屋建起了精致的小洋房,家家户户都有了小汽车,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党始终坚持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决策和决心,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国家为了推动农村道路硬化,提高农村的交通条件,实施了“村村通”系统工程。就这样,通往我们村里的路被拓宽、铺平,缩小了村子与外界的距离,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以往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的集市,现在驱车来回不到三十来分钟,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工具也开始机械化,有人回到村里承包了土地、山林,有的种起了果林、金银花;有的建起了蔬菜大棚;有的养起了牛、羊;有的开发了旅游打卡地。

为有效落实国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银行也在不断地探索全新的服务乡村经济之路,帮助农村搞活经济。工商银行为全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国有大行金融科技优势,面向县域乡村客户打造了“兴农通”,推出了经营快贷、种植e贷、e抵快贷等一系列信贷产品,为乡村烟草、茶叶种植,养殖户等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民生、普惠、村务、服务点等四类金融及非金融服务,旨在打造“三农”客户易于操作使用的新农具、新超市和新平台,达到兴村、兴业、富民的目标。

这次回到家乡,发现大家早已不在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埋头苦干,靠天“吃饭”的无奈年代早已过去,农产品的增收、创收,让村里人的生活变得美好而富余,提高了村里人的生活品质,当初离开的人也在陆续回来,村里生机盎然的景象正在逐渐恢复,更多的人开始羡慕农村那宁静、祥和、惬意的生活。在大家闲暇之余,我也将我们工行的信贷产品再次进行了普及。村里人告诉我,时有我们工行人带着“拉杆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了这么好的金融支持,大伙都鼓足干劲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而曾经那个遥远的小山村已不再遥远!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