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从食品安全看诚信缺失

阅读次数:2035来源:余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陈真  2011年8月19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今年以来,食品行业暴出的种种造假的新闻让我们深感现在社会中诚信的缺失,现在人喝牛奶怕是“皮革奶”,到饭馆吃饭担心“地沟油”,买肉害怕有“瘦肉精”,馒头里怕有“滑石精”,有些利益熏心的商人,山野菜用孔雀绿染成,白糖加色素成了“蜂蜜”,粽叶用硫酸铜染绿。无怪有人问:“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还能信什么?”足以看出现在社会诚信的缺失到了一个已经不能再忍受的地步。

“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立信”本是维系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准则,也是社会对每位公民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已经遗忘和麻木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诚信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把“诚”视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孟子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推为至高。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中国几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支撑。“诚”与“信”是中国文字中内涵最为丰富厚重的文字之一。《说文解字》中曰:“信,诚也,从人言”。从字面看,人有言为信,言而成为诚。《春秋》中曰:“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信,是古代圣人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孔子多次论诚信:“信则人任焉”,“民无信不立”。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也极推诚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庄子更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管子·枢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结是结网的意思,只有诚信才可能使社会形成一个网络统一体,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是天下共识形成的关键。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信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与其他伦理道德规范相比,信更加具有永恒性、实践性、世俗性等特性。

诚信在现代人类生活中更成为一种核心伦理和价值观念。“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诚信需要他律,更重要的是自律,即诚信的意愿和承诺的履行。以诚信立国,国泰民安。诚信历来就是中国人从事政治、治理国家的一条重要原则。故祸莫大于无信,同样道理,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无论是民间团体,还是政府组织;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讲诚信。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有些食品加工企业,盲目的追求利润空间,不顾生产出来的东西吃了用了是对人体好或不好。 “人而无信,百事皆虚”,意思是人如果不讲诚信,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更别提什么发展和成就事业了。

事实上,诚信是社会活动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今天,诚信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家形象。所以,只有立足诚信,我们的社会才能良好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