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律维权 > 协调与合作

风险与风险管理

阅读次数:1960来源:余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杨前勇  2016年7月5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风险是一个宽泛且常用的术语。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如果某个事件的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就不存在风险;若该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在风险。

尽管风险与损失有密切联系,风险虽然通常采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潜在损失规模来计量,但绝不等同于损失本身。严格来说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反映的是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因此,风险和损失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商业银行通常采用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利用资本金来应对非预期损失;对于规模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如地震、火灾等,可以通过购商业保险来转移风险。

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金融体系的演变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强,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对这些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计量、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是商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经营原则的根本所在。因此,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通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了解和认识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状况和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战略实施只能停留在业务指导层次,难以从宏观战略层次和微观技术上分析、判断风险与收益的合理性,难以适应商业银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