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理念,到至今的数年之中,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从高速增长型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型,是每一个企业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贵州农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也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要求进行。作为贵州农信的一名员工,我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提升效益,打造品牌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非必要性冗余的包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在风险可控、操作合规的情况下,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不断优化投入产出比,最终实现强大公司硬实力,提升员工幸福感,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一终极目标。
追求性价比就意味着必须在各个条线和各个模块的工作上摒弃粗放式和模糊性的工作方法,尽可能地精细化和具有针对性。就好像采用浇灌的方法去为一棵植物供水,可能在通过土壤的过滤后,能到植物根部被真正吸收的水分也就十分之三左右,而如果采取根部滴灌的方式,让水分直接到达根系,水的利用率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样类比到工作模式之中,我们是否仍然在采取“浇灌”的思路去工作,最终导致投入大量的资源,而收获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
如何转变为“滴灌”的模式,首先要数据精准,弄清楚根系的位置,其次是要搭建好工作框架,确保输送水的管道稳固,最后要时刻维护检查,保证水质的干净和管道的通畅。第一步是采集数据,作为机构主体,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比如普惠大走访、巡查、联络台账等数据采集工作,互联网时代就是数据为王,只有掌握足够多的信息,才可以未雨绸缪,判断发展的形势和未来的方向,为后续的一系列决策提供可参考的信息指引。第二步是根据前期的数据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可操作的制度流程,用需求引导“管道”的建设,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项决策得以精准稳定地满足各方的需求,进而源源不断地为贵州农信的发展注入营养成分。第三步是要经常性地开展回访工作,及时调整措施、机制,让好的决策处于无止境的自我净化当中,在风雨中才能按照既定目标稳步进行。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这是我曾看过的一本书中所提出的观点,我认为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发展。技术层面,“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真理,技术层面的一点突破,可能带来的就是不可估量的价值,正如每一次工业革命都颠覆了世界。所以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是贵州农信一直在做也是必须要坚持的工作,每一次系统的更新迭代,既是从根本上解放人力,也是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便捷。制度层面,制度的优越性是创造领先的必要条件,新中国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巍然屹立,除了每一个奋斗者的汗水铸造,也完全离不开天然的制度优势,而对比企业发展,亦是要充分利用好我们早已探索出来的优良制度,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根据现实条件优化,让其更加具有普适性。最后在文化层面,最为缥缈且最为重要的层面,可以说产生怎样的技术和制度其实是由怎样的文化决定的,而怎样的企业文化也造就了怎样的企业发展,我们必须坚持贵州农信几十年来凝聚的企业文化,并基于此,走出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每一个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顶层设计,基层实践。基层作为发展之路的桥头堡,需要不断地将真实的信息反馈上去,给顶层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领导层根据信息再作出符合发展需求的战略决策,进而带动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如此往复,周而复始,上下齐心,让高质量水平将得以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