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冲天,扶摇九万,横绝四海,曾经少年时,很多同事应该有过这样的豪情万丈,希望长大后能干出卓越而惊艳的事业,成为国之栋梁,族之大才。
但现在,很多青年认为自己是当下高不成低不就的“孔乙己”,说如果没有上过大学,我应该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而不是现在这样成为完全偏离曾经的理想的人。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养家糊口,成为挣扎在大才与蠢才之间的庸才。
这是很多员工的现状。
翻开农信发展史,“挎包”精神全国闻名,可以说,它是农信人的代名词,曾经很多农信前辈每天挎着包上山下乡,动员社员存款,帮助生产队和社员解决添农具、买猪、买牛、治病、建房等生活资金需求,其中李金玉前辈就是典型的农信人代表,他于1965年10月出席了全国劳模代表会,三次进京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还有其他前辈留下了很多可歌可颂的农信故事,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前辈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如此多的非凡成就呢?我想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论中关于以义取利的论述就是最好的答案。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中国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而农信社的功能性和盈利性中功能性更加突出,所以现在的我们更加需要正确理解义和利的关系,我想用一个现象来阐述它:鸡蛋,从外打开,它是食物;从里打开,它就是生命。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功能性的第一位的,尤其是在金融为民、惠民、富民上下重功夫,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建设金融强国,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欲成一名无愧于时代的农信人,而现实又告诉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不怕物质诱惑有多么的炽热,就怕内心自律的溃败,因此需要咱们多考虑“我愿意”从内打开鸡蛋而非“你应该”从外打开,不忘“姓农、为农、兴农”的初心,服务百姓,支持生产,坚持最朴素的以义取利,无论是曾经的精准扶贫还是现在的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咱们农信普惠金融的覆盖率、满意度,发自内心地为单位长远计,为百姓尽心办,让自己尽展能,如此才算真正地践行以义取利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也唯有如此才能助力农信事业行稳致远!